在线网校:>>>点击进入<<<
网校授课:>>>点击进入<<<
考试书库:>>>点击进入<<<
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程类
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背景链接】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从整体需求来看,数据显示,2014年面向毕业生的职位发布量相比去年增长10.14%,毕业生就业竞争指数有所下降。随着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等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欢迎程度有增无减;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拓展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都为毕业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机会。"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对未来方向、社会需求的认知错位及自我缺乏了解产生迷茫。
那么,"更难就业季",难在哪里?
一、"围城北上广",二线明星城市成同样就业难
数据显示,毕业生对一线城市的"围剿",被近几年不断升温的二线明星城市所打破,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趋势有所下降,"逃离北上广"的流行口号正逐渐成为现实。随着三星、阿里巴巴等企业知名度提升,加上近几年"人才回流"的热潮,毕业生转而关注如杭州、西安、天津、苏州等二线明星城市。与此同时,"逃回"北上广的现象依旧存在,即北上广本地求职者逃离到二线明星城市,而外地求职者依旧向往一线城市。"围城"效应造成北上广与二线明星城市双双"就业难"。反观其他二、三线城市,就业缺口仍然存在。
二、毕业生自我认知与社会观念错位,"精英情节"导致就业方向狭隘
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本科生入学比例从1977年的4.8%逐年升高至2010年的69%。研究生规模也"跨越式发展",招生人数从1994年的4.2 万人激增到2012年的51.7 万人。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全面走向大众化。
事实上,多年教育体制的改变并没有给毕业生及家长的认知带来变化。这些从小被家长期望成为"天子骄子"的孩子们,一路被灌输"精英"式定位,过分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不良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与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吻合。多数家长仍然认为,蓝领技工、第三产业等又苦又累,报酬相对较低的工作不适合手握大学文凭的毕业生;多数毕业生简历投放仍然瞄准政府部门、国企、外企等中端职位,而这些单位招收的人数却在不断减少。
三、信息缺乏,信心缺失,毕业生或选择逃避就业
校园招聘活动中常见的宣讲会、介绍会、就业指导等很难让毕业生深入了解企业制度、文化、职位定位和自我职场规划。毕业生对职场信息的缺乏,导致自我职业道路迷茫。加上来自社会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毕业生在受到求职打击、四处碰壁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掉落悲观的情绪中失去方向。从而失去信心,不敢投递简历或选择逃避就业。[page]
四、价值观、需求偏离,企业与毕业生产生代沟
随着企业人力发展不断趋向成熟,在人才成本管理上更精细,招聘"性价比"高的毕业生并培养成为企业后备力量已成为趋势。然而对于"90后"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了解欠缺,未能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仍然沿用对于"70后"、"80后"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忽视个性化管理。通过解构我们发现,"80后"的父母大多为60年代出生人群,这部分父母集体主义强,对社会缺乏安全感,艰苦奋斗。被他们教育出来的"80后"人才,大多继承通过自己奋斗提高生活品质的精神。而作为"90后"父母的70年代生人,享受过经济改革的各种红利,生活水平得到跨越式提高。"90后"毕业生往往没有生活压力,不为金钱工作,更看重工作的趣味性和个人喜好。企业传统的"高薪留人"、"高压管理"思路遭到新生代职场人反感和抵抗,出现频繁的跳槽和裸辞的现象,让企业大为头疼。
措施:
首先,增加就业渠道。就业渠道的丰富多元,意味着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有中国足彩网样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就指出,化解就业压力,根本是增加就业岗位。
其次,以创业带动就业。像湖北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为载体,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省俱乐部和各高校俱乐部按照“每月有主题,每周有活动,每天能咨询”的要求,经常举办主题沙龙活动。从2012年开始,湖北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扶持资金,并实施“大学生创业金种子计划”,为创业学生提供无息贷款。为保障创业效果,湖北省开展了“优秀俱乐部”、“就业湖北先进高校”、“大学生创业之星”等评选工作,并聘请成功创业者、学者等对大学生创业提供评估和指导。
再者,畅通就业信息。例如广东省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招聘活动,建立了省级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2013年已面向高校毕业生举办41场专场招聘活动,同时还举办了特殊群体专场招聘活动、“春暖校园”系列招聘活动;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毕业生网上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更新,现已发布招聘信息21397条,并组织了网络视频招聘。
最后,帮扶困难毕业生。弱势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衡量高校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正如杜玉波所说,“评价高校就业工作,不仅要看就业率和面上的就业状况,还要看困难群体的就业情况。”
中国足彩网信息请查看事业编‖公务员‖考试资料‖考试技巧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