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
专业知识 教法技能 大纲
化学(初中教育岗位)
曲靖市教育局
一、考试性质
曲靖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属选拔性考试。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考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因此,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二者合卷满分共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推导题、计算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述题、教学设计题。
三、考试内容
专业知识
以现行大学师范类化学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学化学教学法》为依据,综合高、初中知识,突出大学专科师范类化学教育专业上述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求为重点确定考试内容。
无机化学部分
1.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1)化学有关基本概念(原子、分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及计算;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条件;
(4)分压定律及有关概念。
2.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及意义;
(2)多重平衡规则;
(3)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4)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电离平衡
(1)酸碱电离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
(2)PH的意义及PH与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
(3)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4)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及计算;
(5)Ks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溶度积Ksp与摩尔溶解度(S)的关系、换算及
Ksp有关计算。
4.化学反应速度
(1)化学反应速度及表示方法;
(2)两种反应速度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及应用。
5.化学热力学初步
(1)状态函数U、H、S、G、△U、△S、△H、△G、△ƒHo、△ƒGo和So的概念、意义和
性质;
(2)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及计算;用△ƒHo、△ƒGo和So求算标准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体系的△Ho、△So和△Go(△G);
(3)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及意义;
(4)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的计算和应用;
(5)化学反应等温式及公式 △Go=–TRlnK 的应用。
6.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原子结构有关术语和概念;
(2)四个量子数n、l、m、ms的意义、取值和相互关系;
(3)用四个量子数写出1—4周期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式,由结构式确定元素所在周期、族、区、特征电子构型(即价电子构型)和元素名称。
(4)原子结构与周期系的关系。
7.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1)化学键参数有关基本概念和分子的性质(极性、磁性);
(2)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及其区别;
(3)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4)分子间力和氢键;
(5)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特点。
8.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有关基本概念和方程式配平(包括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
(2)电极电势(φ0)的意义,用φ0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剂;
(3)用φ0计算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公式lgK=);
(4)标准元素电势图及应用。
9.配位化合物
(1)配合物有关基本概念;
(2)配合物的命名;
(3)用杂化轨道理论讨论常见配合物的杂化类型及对其性质的影响;
(4)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的意义及应用。
10.元素部分
(1)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的特性;
(2)金属通性,元素之最(例如:最轻的气体、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比重最大的金属,硬度最大的金属……);
(3)常见元素卤素、氧、硫、氮、磷、碳、硅、硼、铝、铜、银、锌、汞、铬、锰、铁、钴、镍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缺电子原子”、“等电子原子”、“缺电子化合物”、“等电子体”、“惰性电子对效应”等基本概念及实例;
(5)常见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及常见化学试剂的俗名。
有机化学部分
1.烷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原则;理解б键的定义及特点;了解烷烃构型、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掌握卤代反应—游离基反应的基本历程;了解烷的氧化、裂解反应。
2.烯烃:熟练掌握烯烃的系统命名法、Z/E、顺/反命名法;理解sp2杂化及п键定义、特点;认识加成反应特点,理解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掌握马氏规则及过氧化物效应;掌握烯烃的鉴别方法。
3.炔烃二烯烃:掌握炔烃、二烯烃的命名方法,sp杂化特点;掌握炔烃的性质(加成、聚合、氧化);掌握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及重要性质;掌握炔烃的鉴别方法;了解共轭效应。
4.脂环烃:熟练掌握脂环烃命名方法;掌握环烷烃的结构特点;掌握环烷烃性质特别是小环烷烃的性质。
5.芳烃:熟练掌握芳烃的命名方法;理解苯环结构、特征;掌握苯及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了解亲电取代反应历程;掌握定位规则、定位规则的应用;掌握芳烃的鉴别方法。
6.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了解联苯的命名及性质;理解非苯芳烃的概念及休克尔规则。
7.立体化学:掌握立体异构、光学异构、对称因素、手性碳、对映体、非对映体;掌握Fischer投影式书写方法和R、S命名法。
8.卤代烃:熟练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结构与性质间关系;了解亲核取代反应历程、消除反应历程;掌握卤代烃的制备方法。
9.醇和醚:掌握醇、醚的命名、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差异;掌握醇、醚的基本反应与鉴别方法;熟悉主要的醇、醚的制备方法。
10.酚:掌握酚的结构、命名及制法;掌握酚的化学性质及酚的鉴别方法。
11.醛和酮:掌握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结构差异及在加成反应方面的异同;熟练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重点是亲核加成反应,理解其反应历程;掌握醛、酮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如氧化还原反应及歧化反应;掌握醛酮的鉴别方法。
12.羧酸及其衍生物:掌握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系统命名法及常见羧酸的俗名;熟练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羧酸性质的影响;了解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熟练掌握丙二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13.硝基化合物和胺:了解硝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掌握胺的分类、命名、结构;掌握胺的性质及碱性强弱顺序;了解区别伯、仲、叔胺的方法及重要的胺;掌握重氮盐的反应和偶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4.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掌握重氮化反应;掌握重氮盐性质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15.杂环化合物: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教法技能(化学教学)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化学课程性质,课程基本观念,课程设计思路。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标准:五个一级主题与每一级主题的若干个二级主题及其学习要求。
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明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制定教和学的计划,重视科学研究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自主学习的轨道,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5.化学教学的基本功和必备的能力:组织教材的基本功、设计实验和组织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化学教学评价命题的能力、参与化学教学研究的能力。
6.制定学年(期)、单元、章节、课时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学生成绩考核,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学案、说课案。
四、考试要求
专业知识
无机化学部分
1.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1)了解本章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2)掌握“物质的量”的意义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并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条件;
(4)了解分压定律及有关概念。
2.化学平衡
(1)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及意义;
(2)掌握多重平衡规则;
(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4)熟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电离平衡
(1)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酸碱电离和酸碱质子理论;
(2)掌握PH的意义、PH与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
(3)掌握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的概念及应用;
(4)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5)掌握Ks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掌握Ksp与摩尔溶解度(S)的关系、换算及
Ksp有关计算。
4.化学反应速度
(1)掌握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
(2)会用活化分子、活化能(Ea)概念解释T、C(P)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5.化学热力学初步
(1)掌握状态函数 U、H、S、G、△U、△S、△H、△G、△ƒHo、△ƒGo和So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热力学第一律和盖斯定律及计算;掌握用△ƒHo、△ƒGo和So求算标准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体系的△Ho、△So和△Go(△G)的方法;
(3)掌握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及意义,掌握△G与△H和△S的关系,并会用于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4)掌握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的计算和应用,会用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程度;
(5)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和用途,会用公式:△Go=–TRlnK 求算反应的△G和K(平衡常数)。
6.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了解原子结构有关术语和概念;
(2)掌握四个量子数n、l、m、ms的意义、取值和相互关系;
(3)会用四个量子数写出1—4周期常见元素的电子结构式,并会由结构式确定元素所在周期、族、区、特征电子构型(即价电子构型)和元素名称;
(4)掌握原子结构与周期系的关系。
7.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1)了解化学键参数有关基本概念和分子的性质;
(2)会根据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判断分子是否有极性;
(3)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区别;
(4)掌握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会用上述理论确定常见共价小分子的杂化类型和基本性质;
(5)掌握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概念和应用;
(6)掌握晶体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特点。
8.氧化还原反应
(1)掌握氧化还原有关基本概念和方程式配平(包括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
(2)理解电极电势(φ0)的意义,会用φ0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剂;
(3)掌握用φ0计算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程度的方法;(公式lgK=);
(4)掌握用准标元素电势图判断歧化反应及其反应程度的计算。
9.配位化合物
(1)了解配合物有关基本概念;
(2)掌握配合物的命名;
(3)掌握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常见配合物杂化类型、分子构型的方法;
(4)理解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的意义,掌握应用K稳计算并判断配位离解反应方向、限度,配离子生成和破坏的方法。
10.元素部分
(1)掌握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的特性;
(2)了解金属通性,掌握元素之最(例如:最轻的气体、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比重最大的金属,硬度最大的金属……);
(3)掌握常见元素卤素、氧、硫、氮、磷、碳、硅、硼、铝、铜、银、金、锌、汞、铬、锰、铁、钴、镍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4)掌握“缺电子原子”、“等电子原子”、“缺电子化合物”、“等电子体”、“惰性电子对效应”等基本概念及实例;
(5)了解常见无机物的结构、性质,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俗名。
有机化学部分
1.考核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主要性质、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
2.考察学生应用有机分子基本反应类型及主要官能团的特性和相互转化规律的能力。
教法技能(化学教学)
1.了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
2.了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内容,明确化学教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
3.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能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好课堂教学结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进行实际教学。
5.掌握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能力的要求,明确科学探究要素。
6.依据《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五、题型示例
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 2.5中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B.柠檬在味觉上有酸味,是酸性食物
C.氢氧化铝、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2.对下面的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正确的是
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叙述Ⅰ |
叙述Ⅱ |
|
A. |
Cl2有酸性 |
用Cl2可与石灰乳或烧碱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 |
B. |
NaHCO3溶于水完全电离 |
NaHCO3是强电解质 |
C. |
浓H2SO4有强氧化性 |
浓H2SO4可用于干燥SO2 |
D. |
Na2S有强还原性 |
用于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Cl溶液 B.H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Fe(OH)3胶体
5.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2+、Ba2+、Br-、CO32-、 B.CL-、SO32-、Fe3+、H+
C.K+、Na+、SO42-、MnO4-、 D.Na+、H+、NO3-、HCO3-、
6.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8. 某直链烷烃分子中有18个氢原子,它的分子式是
A.C8H18 B.C9H18 C.C10H18 D.C11H18
9.密闭容器中反应CO(g)+H2O(g)CO2(g)+H2(g)+Q(Q>0)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措施不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通入水蒸气 B.缩小容器体积 C.分离出CO2 D.升高温度
10.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加聚反应 D.置换反应
11. 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可选用的装置是
A B C D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B. 钠与水反应: 2Na+2H2O =2Na++OH-+H2↑
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Cu2+ =Fe2++Cu
13.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坎尼扎罗反应的是
A. 糠醛 B. 甲醛 C. 苯甲醛 D. 乙醛
1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0~5min内H2的浓度减少了0.1mol/L,
则在这段时间内用HI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min)]为
A.0.01 B.0.04 C.0.2 D.0.5
15. 下列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C2H5)(CH3)C=CH2 B. CH3CH=CCl2
C. CH3CH2CH=CHCH3 D. CH3CH2CH=C(CH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6.1mol 液态水由100℃,101.325kPa 向真空蒸发为100℃,101.325kPa 的水蒸气,已知此过程的,则该过程的W = kJ, J·K-1。
17.在523K时,,则反应的 kJ·mol-1。
18.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排布时应遵循 、 和 三大构造原理。
19.在氨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H4Ac后,溶液的pH值将 。
20.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稳定性的相对强弱,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组装置:
请回答:
(1)如甲图所示,分别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试管②中的试剂是 (填字母)。
a. 稀H2SO4 b. NaOH溶液 c. Ca(OH)2溶液
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如乙图所示,试管④中装入的固体应该是 (填化学式)。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比NaHCO3的稳定性 (填“强”或“弱”)。
21. 常压蒸馏装置中蒸馏部分由蒸馏瓶、_________、温度计、__________及_________等组成。
22.实验室以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为原料制备乙炔,装置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避免电石和水反应过于激烈,除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外,还需采取的措施是 。
(3)为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硫化氢杂质,可将气体通过 (选填编号)。
a.酸性KMnO4溶液 b.CCl4 c.NaOH溶液
(4)氧炔焰是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可用于 。
23. 完成反应式: 。
24. 。
25. 下列反应应用何种试剂完成 _________ (选填编号)。
A. LiAlH4 B. NaBH4 C. Fe + CH3COOH D. Pt + H2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 24分)
26. (5分)用杂化轨道理论和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以下分子的杂化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div >
BeCl2 |
ICl3 |
Ni(CO)4 |
[FeF6]- |
|
杂化类型 |
SP3d | |||
分子空间构型 |
直线形 |
正八面体 |
27.(2分)为什么氯的含氧酸的酸性随着氯原子的氧化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强?
28.(3分)分别写出实验室制备HCl、HBr、H2S的反应方程式。
29.(2分)写出溴苄的结构式。
30.(2分)用结构式表示内消旋体。
31.(2分)用结构式表示π-π共轭体系。
32.(2分)比较下列醛(酮)与HCN 反应的活性快慢。
33.(3分)用化学方法鉴别
34. (3分)由苯合成,其他有机物与无机试剂可任选。
四、推导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推导化合物结构。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35.(5分)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 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4)。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 (填分子式)。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 E的立体构型为 。
(4)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晶胞参数,a= 0.566nm,F的化学式为 。
36.(4分)某分子式为C6H10的化合物A,每mol加2molH2生成2-甲基戊烷,在H2SO4-HgSO4的水溶液中生成羰基化合物,但和AgNO3的氨溶液[Ag(NH3)2]+NO3-不发生反应。试推测该化合物A的结构式。
37.(6分)分子式为C7H6O3的化合物A,能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与FeCl3溶液显色。与乙酸酐作用生成化合物B(C9H8O4);A与甲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化合物C(C8H8O3)。将C硝化,主要得到两种一硝基的产物。试推出A、B和C的结构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0分))
38.(5分)计算0.1mol·L-1 HAc 溶液中的pH值、Ac- 的浓度及电离度,已知Ka(HAc)=
1.77×10-5。如在其中加入0.1mol·L-1 NaAc溶液2滴,上述溶液中的pH值将怎样变化?
教法技能(化学教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A. 教学科目 B. 教学进程
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 前三项都包括
2.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最后一个层次结构是
A. 一级主题 B. 二级主题 C. 具体的内容标准 D. 三级主题
3. 以下对探究教学的过程阐述不正确的是
A. 参与-实验-推论-反思 B. 验证-假设-质疑-结论
C. 假设-验证-结论-评分 D. 提问-结论-评价-交流
4. “档案袋”评价体现学生的进步,该评价的特征是
A. 活动评价 B. 面谈观察评价 C. 测验 D. 自我评价
二、填空题(本题共 3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5.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 、 、 。
6.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是 、 和 。
7. 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是: 、 、 、 、 。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8. 怎样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9. 你认为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四、教学设计题(本题15分)
10.通过“从碳酸饮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活动为主题,根据科学探究的要素,设计简要的探究式教学活动方案。
参考书目: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3. 现行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
4.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专科)相关教材。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