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3)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地点:湘赣边界
(3)领导人:毛泽东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队伍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红军不怕远征难
1.红军长征的原因: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根本原因:党内的左倾错误
2.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3.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主要内容: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意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渡湘江→强渡乌江→解放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5.长征结束: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长征的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 上海(后期)
(3)主力:学生 工人(6月初)
(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结果:取得初步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8)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的作用。)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
(3)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成立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中共诞生)的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1926年
(2)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左派。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统治;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封建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