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农民25万存款被划为保险只剩1元 妻子无钱治病去世”的文章引发舆论关注。文章称,2010年8月,50岁的农民士中(化名)和爱人一起来到所在地区的一家银行存入了25万元。在办理完手续后,银行工作人员还赠送他们一份“猫抓狗咬”保险,称如发生意外,可得到医药费等补偿。今年5月,士中的爱人因身患疾病急需用钱,但25万元存款在6年前就被自动划为分红型保险,银行账户里只剩1元。几经周折后,士中最终得到了29万4000元和7000余元的补偿。
单纯从金额上看,与6年前存进银行的钱数相比,客户的确实现了本金的“保值增值”。但要看到,这种“存款变保险”后面隐藏的严重问题和巨大风险。银行擅作主张捆绑销售,且不明白告知甚至欺骗客户,不仅违反银行业规定,也侵犯了客户的知情权;银行偏离主业的歪风邪气,反让客户“无辜躺枪”,如没到期取出损失大,要提前正常取钱还要花费诸多心血去维权,侵害了客户的核心利益;而最令人心痛的,是士中“望钱欲穿”给妻子治病,却无奈有钱不能及时拿到,最终收获“钱来了,人没了”的苦痛。
事实上,类似“存款变保险”的事例并不少见,某种程度上,甚至早已成了某些银行“躺着赚钱”的把戏。2007年,人民网就刊发热线新闻,安徽滁州市来安县一村民去农业银行储蓄所存钱,营业员却给他办了一份保险;2013年,媒体曝光河南正阳县有10多户农民的存款变成保险;2014年,山东媒体也报道了“两万‘存’三年,才知是保险”、“10万‘存’成保险,强退要损失三万多”等消息。可见,“存款变保险”的把戏,不仅在多地各类银行较为普遍地存在,而且长期以来,根本就没有得到禁绝。
问题:
2.联系材料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狠刹银行业乱象。
【参考答案】
狠刹银行业乱象最根本的,是要高度保障客户权益,畅通客户投诉渠道,并加强日常监管和问责的制度力量。只要在执法巡查和举报受理中发现一起违规案例,就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以高压态势才能倒逼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从内部培训、职业管理、规范操作等环节提升服务品质。所谓外部监管治标,内部“醒悟”治本。只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良心发现”,“知耻而后勇”,存款变保险等金融乱象的禁绝才能事半功倍。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