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7岁以下流动少年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半月谈记者近日走访生活境遇不尽相同的流动儿童发现,他们处在高低不同的“夹心层”里,即生活在不城不村的地域环境中,面临着难留难归的现实困境。
【标准表述】
近几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快速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不断在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但中国的基本国情还是决定了当前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教育不均衡,加之过度的城镇化,加速了偏远山区村庄、学校的快速合并与消失。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成了一大社会趋势,自然而然的就诞生“流动儿童”、“随迁子女”一族。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有关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的管理规范,也未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使得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难以得到保障,学前教育品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难,异地就学门槛高,就学条件差。
由于缺乏父母必要的引导、教育、约束和管教,容易沾染上各种不良的习惯和毛病,尤其是在一些违法犯罪分子的引诱和利用之下,这些尚且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走上违法犯罪的人生歧途--缺乏管教,易形成不良习惯。
在城市之中,迫于生计,流动儿童的父母一般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甚至一些流动儿童处于半留守状态;有些流动儿童在语言和生活习惯上都脱离了故乡,但朋友圈却基本限于流动儿童。而由于标签化严重,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鸿沟,缺乏强烈的身份认同,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难以融入城市环境,引发心理问题。
【具体措施】
第一,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还需进一步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真正建立起一个以流入地省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
第二,相关地方和部门应以改革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将流动儿童作为一个重大命题,以解决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为抓手,通过设立关爱流动儿童专项计划,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通过继续推动和打破户籍改革,让农民工可以随时、随意在城市入户,以彻底促使外来务工人口在城市享有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