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近两年,国家旅游局对400余家景区进行摘牌、降级或警告等处理,其中摘牌3家5A级景区。记者“五一”前回访此类景区发现,仍有部分景区存在被处罚的“安全隐患”“服务不达标”“不合理低价游”等顽疾,有的景区经营并未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未满摘牌年限便重新申报A级”现象。
但是,也有令人欣喜的消息。目前丽江一些购物店基本上实现了明码标价,旅游团报价也均参照政府提供的指导价。治理的效果正在呈现,公众的信心也在逐渐恢复。
那么,既然旅游景区整治是一剂良药,也确实能够让景区重新获得生机,为何仍有被“摘牌”景区无视国家整肃措施公然带病经营?
【标准表述】
之所以有些景区敢于“带病经营”,根本上就是对公众利益的漠视,是对旅游局整改风暴的“软抵制”。
第一,个别景区在利益的驱使下心存侥幸,国家旅游局掀起景区“摘牌风暴”阳奉阴违,甚至完全无视一些具体的整改意见。
对于这些景区,任何警告、降级或者摘牌的威力,都比不上“假期”的诱惑,能赚一票算一票,得过且过,等“摘牌风暴”的风头过去,依然我行我素。其次,个别地方政府的态度也会影响到景区的行为选择。到头来,国家旅游局的“摘牌”,并没有真正推动一些地方认真整改,强化监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反倒让一些地方觉得颜面受损,必须严格改善,重现景区风彩。
第二,被处理的景区继续带病经营,负面影响极其恶劣。长此以往,不仅国家旅游市场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将荡然无存,可能使“摘牌风暴”变为一次次声势浩大、代价昂贵的“猫鼠游戏”,也会严重侵犯社会公众的利益。明明有问题却不去整改,依然以摘牌前的身份招徕游客,甚至涉嫌营销诈骗。
【具体措施】
首先,严格景区监管,细化相关责任,景区被降级或摘牌,不能只以发通报的形式解决,一定要有相应的追踪措施,及时跟进,监督整改,发现“带病经营”的,要出台后续的严格惩戒措施,不得姑息。
其次,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应该体现在环境、服务的提升上,对于问题景区,既要严惩戒,又要给出路,只有形成一个动态的监管机制,才能真正适应大众旅游的新时代要求。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