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概述】
放暑假了,中小学生们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孩子们上网、玩游戏的机会也多了起来。11岁男孩充值9000余元玩游戏,删掉消费提示信息;11岁小学生沉迷手游还打赏主播, 3个月挥霍父母11万积蓄;湖北武汉10岁男孩玩手游,使父母5.8万元存款“蒸发”;湖南宁乡8岁儿童仅2天的手游消费就让父亲一年的劳动收入付之东流……有关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看直播“打赏”花掉家里积蓄甚至救命钱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预测题目】
小学生玩手游的比比皆是,其中就有一些“熊孩子”,不仅坑队友,而且坑家长。未成年人用于游戏充值、打赏主播以及发送网络红包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智能型问题,测评要素为综合分析能力。既能够考察考生对于当前社会事件的了解,也能考察考生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那么,针对这样的一个现象,我们不仅要看到其表层的原因,也要看到其存在的潜在根源。下面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带领大家层层剖析。
【观点】
小学生玩手游,甚至花费巨额金钱用于游戏充值、打赏主播以及发送网络红包愈发严重。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在“诱惑”未成年人大手大脚地花钱?在电子支付手段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如何管住孩子们的“小钱包”?社会各界应该协同发力,帮助孩子们摆脱对网络游戏的沉迷。
【分析】
首先, 不“手游”没朋友,“同伴文化”影响广泛。不少孩子玩手游、看直播,“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有人曾说“如果班上的同学都在玩,你不玩,就会缺少共同话题,没有朋友。” 这句话真实的反映了中小学生玩手游传播迅速的原因。
其次, 实名认证有“后门”,一些游戏公司帮助未成年人绕过监管规定。腾讯、网易等旗下网游虽然开启了实名认证。然而,一些游戏公司出于商业目的,甚至留出“后门”帮助未成年人绕过监管规定,实名认证体系形同虚设,使儿童、青少年频频落入“消费陷阱”。比如,有不少中小学生玩手游一般都使用父母的手机,这种情况下并不需要额外的身份注册信息。此外,一些商家引导小学生通过户口簿获得身份证号码信息,即使没有户口簿,也能选择使用港澳台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等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完成注册。更有甚者,在一些贴吧和论坛,许多青少年玩家分享成功注册的经验--随便上网找个身份证,居然通过认证。
最后,现实中不少家长面临维权难题。一些游戏公司对此类事件有内部的标准处理程序,一般会要求家长整理完备资料,如账单、扣费情况、消费记录、游戏账户,甚至会要求拍下未成年人5分钟的游戏操作视频来观察其熟练程度,判定是否由其本人进行充值操作。如证据充分,会退回50%—70%,甚至100%的消费款,数额根据游戏公司和家长协商确定。不过,如果家长在被扣费的时间节点上无法拿出当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证据,游戏公司也可能完全不配合,拒绝退款请求。根据线上行为表现很难区分是否为未成年人操作,这是维权的难点所在。另一方面,属地管理是家长维权的另一障碍。无论是游戏还是直播,用户要维权,就必须去游戏公司所在地的文化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无法当面投诉,只能通过邮寄或者电话方式进行投诉,效果有限。
【对策】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直播互动等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也逐渐成为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多方面形成合力,在交流中形成共识,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症下药,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使用互联网。
首先,让孩子摆脱网瘾需要一个持续教育的过程,未成年人需要对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形成基本的认识,学校和家长要配合。家长作为监护人,要妥善保管好本人手机等上网设备,禁止或让未成年人在监督下使用支付功能;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兴趣转移,对于网瘾严重的青少年,还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其次,网络游戏公司和网络直播平台的“打赏”,对于打赏的额度和打赏的宣传力度,游戏和直播平台要进行分类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特别对于未成年人,有游戏、直播业务的企业应该树立社会责任,切忌唯利是图,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
最后,政府完善管理,加大处罚力度。设立网游分级管理制度,就要明确什么年龄玩什么游戏,要有区隔。不能都放在“一刀切”、无差别的监管标准之下。应研究开发出一些替代文化消费产品,如家庭型的文化娱乐活动等,让孩子们找到中国足彩网线下的乐趣。并且,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进行身份注册或未采取防沉迷措施的,由文化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责令暂停或停止网络游戏服务;情节严重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