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6年8月,审计署公告了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多地审计结果暴露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三大问题:十几万套建成的保障性住房被“空置”,数以百亿元建设资金被闲置,数以万计人员骗取保障房资格。
【解析】
在许多地方,保障房往往远离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滞后,上班路途远、生活不便利。再加上,保障房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墙体开裂、顶棚渗水、纸糊防盗门等更令公众敬而远之。
对某些地方政府来讲,并没有把保障房建设作为“安居工程”,或视为为群众解决住房问题的惠民举措,而是将其当作展示政绩的“面子工程”。在这种思维驱使下,一些地方只会算“经济小账”,不会算“民生大账”;只愿把偏远地区的地块拿来凑数,不愿动城中心黄金地段的“奶酪”;只是为应付任务完成指标,而舍不得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意味着大量保障房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保障作用,造成资金、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并且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对于保障房的诸多问题,我们不能“审而不计”。除了尽快将保障房房源进行合理分配下外,有关部门还应针对保障房的诸多问题,给出相应的调查处理,供需不匹配的追究决策失误责任,出现质量问题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在此基础上,完善制度设计,将保障房的入住率和空置率纳入考核指标,出台追责问责细则,倒逼地方政府切实负起责任,确保保障房真正发挥出住房保障作用。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