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概述】
在《辉煌中国》的第二集---协调发展,片中讲到了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寸的故事,这个大凉山的腹地上,坐落着一个被称为“悬崖村”的地方,海拔落差1600米,悬崖顶的村落与世隔绝,人们的出行依靠着17段藤条和木棍编织的藤梯,去年来到这里的商报记者曾描述,这险关天堑,简直就不是人走的路,而是猴子走的,每走一步都感觉在挑战极限。而这一处天堑,是中国扶贫的险关之一。
【模拟命题】
天堑变通途也是扶贫,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当地政府为了响应国家扶贫号召,为了切实解决悬崖村的出行难、收入少、到达精准扶贫的目的,克服了多重困难,投入财力物力人力,修建钢梯,修路致富,成为了扶贫工作“因村施侧、因户施策”的典范。
目前中国仍然有12.8万个贫困村,悬崖村就是其中之一,之前村民们人均年收入低下,由于路途艰险,卖粮难,发展难,甚至连村里的年轻小伙子都娶不到新娘。首先,由于没有通路,当地村民的适龄儿童也许得不到入学的保障,儿童们得不到应有的教育,而已经开始上学了的儿童,因为年幼体弱,攀爬如此藤梯很容易出现意外危险;其次,道路不通,村民们就算有良好的收成,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农产品也运输不出去,导致村民们收入提不上来,享受不到更好的生活。甚至连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此影响,例如娶不到媳妇、通电难、没有便民设施和服务,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也难以解决。
所以州县政府的做法,克服的困难,精准扶贫,将天堑变为通途,实实在在的为村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一是解决了适龄儿童上学难和上学险的问题,二是交通的改善,让村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利于当地村民与外界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扶贫政策和实践,改变了当地村民的思想,懂得想法设法去富起来。
中公教育专家想告诉各位考生,扶贫是持久战,仅仅靠一条钢梯的修建是不能得到全面胜利的,它只是个开始,如何让村民们真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人均年收入如何提高,村子以粮食作物为主的产业结构如何转变,还是需要靠其他政策的扶持和村民的内生动力。比如,通过招商引资,利用悬崖村完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旅游行业,走出去的同时可以把人们引进来,支持村民开发农家乐、客栈等。与此同时,可以转变农作物结构,因为路途的通畅,方便了货物的运输,将部分粮食作为转变为经济作物,发展土蜂蜜等特色农业。最后,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要想从根源脱贫,还需要加大对村民思想意识的转变,开展技能培训班、创业培训班,将脱贫致富变成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